2022年11月7日 星期一

萬聖節、聖⾺丁節與狂歡節



【萬聖節與聖⾺丁節】

每年的⼗⽉三⼗⼀⽇是萬聖節(英語:Halloween,原為「Hallows' Even」或「Hallows' Evening」的縮寫,原意為「諸聖節前⼣」),翌⽇即是諸聖節(英語:All Saints' Day,德語︰Allerheiligen ),原是羅⾺教會紀念聖⼈的⽇⼦。

⾄於萬聖節的起源,根據維基百科所提供的訊息︰凱爾特⼈以⼗⽉最後⼀⽇為夏⽇的終結、冬⽇的開始,他們相信這⼀⽇各種惡⿁會出沒⼈間,死去的靈魂也會離開陰間,在世間遊⾛,拜訪親友,因此這天晚上也就格外危險了。

為了嚇⾛⿁魂,凱爾特⼈會戴上⾯具在街坊遊⾛,故有遊⾏驅⿁的習俗。這個習俗飄洋過海到了美國,演變成在夜間提著南⽠提燈( Jack-o'-lantern )、化裝成⼥巫與吸⾎⿁、跟街坊鄰居討糖吃。

今天,萬聖節已經被美國商業化了,⼩孩穿著蝙蝠裝到處要糖,年輕⼈參加化裝舞會。若是觀察現⾏的萬聖節習俗,不難發現其中有些習俗是來⾃其他節⽇的習俗,美國萬聖節便將⼀切與死亡、魔法、魔⿁、⼥巫有關的事物,全部融爲⼀爐,濃縮成⼀個節⽇,反映出美國⼤熔爐的⽂化特⾊。

我在不同基督教國家經歷過不同的「萬聖節」,類似穿著奇裝異服、驅趕惡⿁的⾵俗,不只是在萬聖節才有,也出現在其他的宗教節慶之中。此外,同樣的節⽇,各國也有不盡相同的習俗。

下⾯除了介紹美國萬聖節之外,額外增添兩個我所經歷過的、與萬聖節相類似的節⽇︰聖⾺丁節與狂歡節。



【聖⾺丁節】

在德國,⼗⼀⽉⼀⽇諸聖節( Allerheiligen )是屬於天主教的節⽇,是紀念聖⼈亡靈的⽇⼦,前⼀⽇⼗⽉三⼗⼀⽇則是宗教改⾰紀念⽇( Reformationstag )是新教的節⽇,正巧是⼤家所熟悉的萬聖節。

因爲巴登符騰堡( Baden-Württemberg )是唯⼀新舊教都信奉的邦,因此在巴符州無論是舊教新教的節⽇全都放假,因此我們得以連續放假兩天。

在德國,聖⾺丁節則是⼀個類似中國元宵節的燈籠節,每年⼗⼀⽉⼗⼀⽇⼩孩⼦們提著燈籠,排列成⼀列,由幼稚園⽼師帶領著,沿街向店家要糖吃。然⽽討糖的活動也只限於城裏店家,⼀般⼈的家中,並不會準備糖果。

⼩朋友穿著⼀般冬⾐,沒有化裝,沒有戴⾯具,⼀路唱著︰

「Laterne, Laterne, Sonne,
Mond und Sterne ……」

今天的⼩孩提的是紙燈籠,通常是在學校製作或是購買。但是按照從前的習俗則是將南⽠挖空,裡⾯點上蠟燭,製作成南⽠提燈,極類似於美國⼈萬聖節提南⽠燈籠的習俗。或許是歐洲⼈在移⺠新⼤陸之後,再加上聖⾺丁節與萬聖節兩個節⽇的⽇期原本相隔不久,兩種不同的節⽇逐漸合併為⼀,也説不⼀定。

德國⼈將提燈籠的活動稱為︰ Laternenumzug燈籠稱爲︰Martinslaterne
這⼀天則稱爲︰Martinstag

⾺丁路德是在這⼀天受洗的,因此以 Martin 為教名,⽽宗教改⾰⼜是在萬聖節這⼀天,我的直覺告訴我,德國⼈似乎將萬聖節與宗教改⾰⽇融合為⼀⽇了,換⾔之,⼩孩提燈沿街討糖,變成慶祝宗教改⾰的⼀部分。

其實聖⾺丁不是⾺丁路德,⽽是天主教中的聖⼈︰聖⾺丁。根據中古傳説,在⼀次的暴⾵雪中,聖⾺丁割下⾃⼰⼀半的⾐袍與⼀名乞丐分享,讓穿著破⾐的乞丐以免被凍死,⽽該乞丐據説是耶穌的化⾝。後來聖⾺丁的愛⼼受到了讚揚,被羅⾺教會封爲聖⼈。



【美國萬聖節】

我兒⼦是在美國上的幼稚園,美國可謂萬聖節最盛⾏的國家,每年到了這個時節,家家⼾⼾在⾨前擺上南⽠燈,放上恐怖的應景裝飾物,像是⼗字架、墳墓、棺材、蜘蛛、骷髏、吸⾎⿁等等,凡與萬聖夜相關的元素像是⿁魂、⼥巫、蝙蝠、⿊貓、貓頭鷹、殭屍、骷髏和惡魔等等,都會成爲撰述萬聖節⿁故事的作料。

當天晚上則有所謂的 Trick or Treat。

⼩朋友裝扮成⾃⼰想裝扮的⼈物,成群結伴、挨家挨⼾討糖吃,不給糖( treat )就搗蛋( trick ),有些⼈家會準備幾百美元的糖果分送給⼩朋友,⼀點都不誇張。

當年我帶著三歲兒⼦去⼀個朋友的朋友家過萬聖節,男主⼈將⾞庫佈置成⿁屋,⾃⼰戴著⾯具假扮成吸⾎⿁,⼩朋友來敲⾨要糖時,他便按下⾞庫的⾃動⾨,⾞庫⾨便緩緩打開,展⽰了裏⾯超恐怖的佈置,他⾃⼰則戴著吸⾎⿁⾯具從⾞庫⾛出來,嚇得所有的⼩孩尖叫逃跑。

⼤概是超嚇⼈、超刺激,這⼀家恐怖⾞庫的名聲不脛⽽⾛,鄰近各地的⼩孩紛紛來要 糖,因此每年萬聖節,這家媽媽必須⼤⼿筆地準備幾百美元的糖果,分給被嚇壞的⼩孩⼦吃(不知是安慰⼩孩還是安慰⾃⼰的良⼼?)

在治安不好的美國,幼稚園⽼師不會帶著⼩朋友沿街討糖吃,⽽是會叮囑所有的家⻑們,在萬聖節當夜絕對不能讓⼩孩單獨去討糖,必須有⼤⼈的陪伴隨⾏。

美國曾經發⽣萬聖節槍擊事件,⼩朋友到鄰家敲⾨討糖吃時,屋主開⾨了,卻開槍把所有的⼩朋友給殺害了。依照美國的法律,凡擅⾃⼊侵私⼈住宅與⼟地者,居住其内的屋主有權開槍⾃衛。因爲討糖的⼩朋友⼤多奇裝異服,戴著⾯⽬猙獰的⾯具,形狀極爲恐怖,屋主卻以此爲由,射殺了討糖的⼩朋友,在法庭上便以開槍⾃衛作爲脫罪的理由。

學校⽼師們在萬聖節之前都會發通知,再三告誡所有的家⻑們,⼩朋友千萬不能單獨前往鄰家討糖,⼀定要有⼤⼈陪同,裝扮不要太過恐怖嚇⼈,千萬不要戴任何的⾯具,裝扮的程度必須以能夠辨識⾝份為範圍,這些防範措施都是爲了要避免發⽣同樣的悲劇再度發⽣。

因此,在美國幼稚園⼩⼩孩並⾮都是裝扮成可怕的⼥巫或吸⾎⿁,他們可以裝扮成⾃⼰喜歡認同的⼈物,像是裝扮成美麗的公主、威⾵的騎⼠,我兒⼦有⼀年就喬裝成︰ Bob the Builder。



【狂歡節】

然⽽,在⿊森林裏具有⼥巫與魔⿁特⾊的節⽇並不在萬聖節,⽽是在復活節前四⼗⽇的 狂歡節,德語稱爲︰ Karneval、Fasching、Fastnacht。英語稱爲 Carnival,英語也使⽤法語的 Mardi Gras,中⽂翻譯為狂歡節或是嘉年華會。

巴西的嘉年華聞名於世,炫⽬的花⾞爭奇⾾艷,⼀個⽐⼀個⽕辣的森巴舞⼥郎,強烈的森巴節奏,令⼈眼花繚亂的華麗⾐飾,巴西的狂歡節⽐較像是像是⾳樂節、夜總會,其實是緣於歐洲的同⼀個宗教節⽇︰ Carnival。

巴西以絢麗的服裝秀、熱鬧的⾳樂為慶典的看頭,雪梨在這⼀天則舉⾏同志⼤遊⾏,同志們拿著彩虹旗、穿著華麗的服飾,乍看之下與巴西的狂歡節相去不多,但若是仔細注意觀察的話,便可以看出那些⾝材⽕辣、服飾華麗的⼥⼦其實都是男⼦。

狂歡節這⼀天,⿊森林⼈卻帶著恐怖⾯具、穿著奇裝異服在這⼀天驅魔驅⿁,這⼀天可謂⿊森林的萬聖節了。復活節前四⼗⽇正值春天來臨的時節,陽光驅⾛陰霾的冬天,因此⿊森林⼈認爲這⼀天是驅魔驅⿁的好⽇⼦。

在這⼀天⿊森林⼈⾯戴恐怖的⽊刻⾯具,⾝穿中世紀⾐飾,裝扮成⼥巫、魔⿁、惡靈等等,在⽼城裏像是幽魂般地遊蕩著,形狀嚇⼈。

狂歡節是男⼈酗酒的⽇⼦,也是⼩孩⼦喬裝打扮的⽇⼦,與萬聖節不同的地⽅是,⼤街⼩巷的遊⾏是在上午進⾏,不是在晚上,⼩孩⼦畫著花臉,由⼩學⽼師帶領參加遊⾏。

當夜⿊森林⼈則在森林邊緣放篝⽕,⼈們在冬天時,會將森林裏樹⽊的枝幹慢慢地集中在⼀地,堆積成⼩⼭丘,在狂歡節過後,放⽕燃起⼀個巨⼤的篝⽕,⽕象徵光明的到來與冬⽇⿊暗的結束,篝⽕擁有驅⾛⿊暗邪魔的⼒量。

⼥巫加上篝⽕,這種習俗直接讓⼈聯想到中世紀迫害⼥巫的迷信,被定罪為⼥巫的⼥⼈,被施以⽕刑,在篝⽕中活活燒死,可謂殘忍⾄極。

萊茵河⾕地慶祝狂歡節的⽅式⼜有些許不同,不是戴⾯具、裝扮成⼥巫,⽽是戴著⼀頂可笑的帽⼦、帶著紅⾊假髮、裝扮成⼩丑,説著⿈⾊笑話、做出可笑的⾔⾏,狂歡節遂變成搞笑的愚⼈節。

星期⼆狂歡之後,星期三便是灰燼星期三( Aschermittwoch )。以前我兒⼦在雪梨讀的是天主教⼩學,在灰燼星期三這⼀天,彌撒完畢之後,神⽗會以灰燼在每個⼩孩額頭上劃上⼗字。

依照天主教的傳統,從灰燼星期三起,便開始爲期四⼗天的齋戒期( Lent )。在這期間不⾷⾁、不飲酒、不外遇,因此在齋戒期開始前的最後⼀⽇要狂盡情歡。

據説連外遇⼀夜情也是被允許的,在齋戒期間這些事情則被嚴格禁⽌,因此想要偷情苟且、出軌狂歡的⼈,要把握最後⼀天,否則就要沒機會了。